毕节赫章:芦笙阵阵迎远客 载歌载舞踩花山

2023-08-29 06:10:46 来源:多彩贵州网

(通讯员 杨念 苏苇 王洋 彭博 胡靖卓)8月26日,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的赫章县2023年阿西里西狂欢季--苗族花山节在阿西里西云海草原景区举行。来自省内外的各族同胞与穿着节日盛装的苗乡儿女载歌载舞,一起欢度苗族花山节,共同体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载歌载舞迎宾朋

花山节是当地苗族同胞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同胞,来到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集体狂欢。


(资料图片)

清晨,雾霭散去,阿西里西大草原与远处的风车、高原峰林、云海一同组成了一幅空廓美丽的画卷。

早上10时,参加花山节的苗族同胞身作节日盛装向大草原聚集。

拦门迎客

“我们昨天晚夕就到了兴发街上,今天一大早上来到了二台坡(阿西里西大草原又名二台坡)。”为了参加聚会,来自赫章县可乐乡的安秀花与10多名老乡一道提前出发。她们一路走,一路唱歌。

“早上6点过我们一家人就出发,参加完花山节再带老人小孩们到韭菜坪看看花。”哲庄镇的杨洲带着一家老小自驾前往,他说,所有的表演中,他最喜欢的还是听芦笙吹奏表演。“这是从小到大听惯的声音。”

“我们用自家织的土布,再在布上挑花刺绣。现在的服装有机绣的也有纯手工绣,刺绣手法也多样,价格最低的才100多,最高的要卖3000多。”

在草原小集的民族服装展销区,绣娘曹少飞带着儿媳陶秀珍和3个孙子早早赶到,紧锣密鼓地布设自家的展位,这些由她一针一线绣出来的苗家服装期待能在花山节这天卖个好价钱。

穿过草原小集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蓝天骄阳的衬托之下,花山节的舞台尤为醒目。

11时,远近嘉宾陆续赶到。道路两旁身着节日盛装的苗族同胞站成两道延伸至舞台的人墙,芦笙响起,大家一起唱着敬酒歌欢迎八方宾朋。

美酒迎宾朋

大路中间,苗家姑娘端着盛满热情的羊角酒杯,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接风洗尘。

婉转嘹亮的芦笙阵阵入耳,甘醇的拦门酒沁人心脾。

品尝拦门美酒

随着礼炮响起,苗族同胞们集体吹响芦笙,跳起了芦笙舞,迎来了“花树”,为活动拉开了序幕。

舞蹈《情系花腰》《我们的名字叫苗族》展示出一副波澜壮阔的迁徙画面,让观众重温了苗族先人团结一心、横渡江河的不凡历史。彝族同胞罗博阿买妮组合为大家演唱了《谷克德风中的少女》、《彝山杜鹃红》。

“根从何出发,水往何处流……山上花开红又红,我哥悄悄对妹说,‘只要情义心向投,吃皮酸菜也快乐’”由织金龙场苗族同胞王海军4人带来的情歌对唱《箐林相会》意境深远而情真意切的词曲教人思绪万千,赢得了台下观众阵阵掌声。

滚山珠表演

节目最后,压轴舞蹈《滚山珠》雄奇奔放,一举一动都闪烁着苗族先人披荆斩棘、开疆拓土的英雄本色,使人从中触摸到精神的强大力量而热血沸腾更是将整场活动推向了高潮。

据了解,赫章民族民间文化独具特色,有以可乐遗址为代表的古夜郎文化,被誉为“贵州考古的圣地,夜郎青铜文化的殷墟”。苗族芦笙舞《飞笙踏月》曾荣获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金奖等殊荣,苗族《大迁徙舞》被列入贵州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从节目开始到结束,舞台周边总是芦笙不断。来自白果镇营上社区的张虎吹奏芦笙格外卖力,“从老一辈那里传承下来的曲子,因为喜欢,到哪里我都带着芦笙。”

吹芦笙

来自可乐乡的王泽光、王太升、李文恩、王学文等8人,在赓续传承中演奏《芦笙魂》古曲,大家因为芦笙成为世交。

快乐的节日不仅吸引了周边的苗族同胞,更吸引了全国各地前来避暑旅游的游客驻足观看。来自湖北武汉的周万烈和朱琳夫妇如今在毕节工作,趁着周末来到阿西里西大草原,在品尝了苗家人的拦门酒和观看了丰富多彩的歌舞表演后表示来年一定让家里人过来看看。

“这个地方凉快,安逸。”来自成都的王云春夫妇自驾来到阿西里西,他们为热烈的节日氛围和多彩的民族风情所感染,二人现场学起了芦笙舞。

下午时分,长桌宴,敬酒歌,大家越喝越欢乐。

“汤锅羊肉、坨坨肉、小米鲊、血旺汤”苗家人用长桌宴,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主客相对,敬酒劝饮对酒高歌。

“砸酒香,米酒醇,芦笙阵阵传乡音,清醇的米酒香甜香,尊贵的客人来自四面八方,敬上一杯羊角酒,幸福安康样样有,我们唱起歌,跳起舞,饮酒陪客乐无忧……”

喝一杯米酒,吹一曲芦笙,花山节的同胞在跳花中跳出祖祖辈辈的梦想,跳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更跳出了民族大团结。

关键词: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热讯中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